关于智上产品中心新闻资讯联系我们

解密Tg≥400℃与热失重≥550℃:耐高温复合材料领域新创新

发表时间:2025-11-01 13:29:46  作者:智上新材 阅读数:7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航空航天、高超音速飞行器和先进导弹系统等尖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这些领域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便是关键问题之一。

10.25-1.jpg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运行,如高空的低温、高辐射以及高速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加热等。以高超音速飞行器为例,当飞行速度突破 Ma6 时,其表面与高速气流发生剧烈的压缩和摩擦作用,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飞行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传统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显得力不从心。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 120–130℃,一旦工作温度接近或超过这个范围,材料就会迅速软化,模量下降,结构承载能力急剧衰减,无法保证飞行器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于材料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高分子材料从坚硬的 “玻璃态” 转变为柔软 “高弹态” 的临界温度。当材料处于玻璃态时,分子链段被冻结,具有较高的模量和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而当温度升高到 Tg 以上,分子链段开始运动,材料变得柔软且有弹性,模量和强度大幅降低。对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部件来说,这种性能变化是极为致命的。

  热失重温度同样不可忽视,它通常指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质量损失 5% 时的温度(Td₅%),是判断材料热分解起始点的重要参数。在高温环境下,若材料发生显著失重,意味着其分子链开始断裂、碳化。这不仅会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丧失,还可能释放出气体,对飞行器内部的电子系统运行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在先进导弹系统中,电子设备需要精确稳定地工作,材料释放的气体可能干扰电子信号,导致导弹的制导和控制出现偏差。

10.25-2.jpg

  由此可见,对于新一代极端环境用复合材料而言,满足 “Tg ≥ 400℃、热失重 ≥ 550℃” 的指标已迫在眉睫。只有突破这一技术壁垒,才能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装备提供更可靠的保障,使其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拓展装备的作战边界与可靠性。

  国内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军企业——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一款兼具超高耐热性与优异透波性能的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实测数据显示:Tg ≥ 402℃,热失重起始温度达558℃。

  该产品是专为雷达罩、导引头窗口、通信舱等需在高温下保持信号通透性的场景设计。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其透波率也非常好,介电常数(Dk)≤4.1,介质损耗(Df)<0.007(10GHz),即使在400℃高温环境下,介电性能仍保持稳定,有效避免信号衰减与相位畸变。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材料通过了长达1000小时的450℃热老化试验,强度保留率>85%,无开裂、无分层,展现出卓越的热稳定性与抗热震性能。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某高超音速飞行器雷达整流罩经风洞与飞行验证,在表面温度高达520℃的极端工况下仍能保障雷达系统精准锁定目标。

10.25-3.jpg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智上新材多年深耕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成员们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对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以及各类基体材料的性能特点、相互作用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技术经验。通过对这些数据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归纳,研发团队逐渐掌握了材料性能调控的关键技术,为新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g≥400℃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战场环境下的生存底线。”智上新材总工程师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让材料在极限温度下依然‘清醒’、‘坚固’、‘透明’。”

  未来,智上新材将继续向600℃以上耐温等级发起挑战,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端复合材料的“硬核底座”。


+86 158 6145 4343